关注 | 《珠江时报》0元闯桂城,创造千万级企业
2005年,刚刚毕业的王博伟带着身上仅有的一千元,一路南下来到广东旅游。没过多久,就把身上的钱花光了。为了挣够回程路费,他决定先找份工作。
就这样,王博伟阴差阳错地来到了桂城,只因为这家台资的化工材料企业管吃管住还给发工资。然而,谁也想不到,王博伟很快辞职搞起了科研,目标是做人体软骨,能内置的那种;更没想到的是,软骨没做成却做成了性能更好的ACF人工软骨仿生材料。
今年,ACF以及用ACF材料制作的ACI鞋垫彻底火了,近两年连续翻倍增长,“实在是供不应求导致生产跟不上,要不然销量还能往上走。”已经是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王博伟笑称,自己的运气很好,每每缺钱了就有贵人相助。其中,最大的一个贵人就是桂城。
当初离开公司时,王博伟在夏西村租了个两室一厅的房子,一个房间用来睡觉、另一个用来做实验,厅里面堆材料。“那个时候还没什么钱,实验室的仪器都是自己买五金配件组装而成。”王博伟说,当时的他,只需骑个自行车出去转一圈,就能把材料都买回来。
在别人眼里,这并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手头并不宽裕的王博伟而言,完整的产业链不仅可以为其节省大量的时间、金钱成本,甚至还有可能是灵感来源。“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缺什么配件,但是骑着单车去市场转一圈,就会惊喜发现,我要的就是这个。”
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让王博伟坚定地将工作重心留在了桂城。有好几次,大概晚上九、十点钟,王博伟下意识地想着回家,就从东莞开车到桂城,才意识到自己在东莞买了房子,佛山的工厂是租的,但内心里早已把桂城当作家了。桂城好在哪?王博伟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才发现答案就在眼里。
“用现在的话来说,桂城真的是大城配套小城成本。”王博伟坦言,“对一个做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来说,具有极低成本却又非常发达和健全的产业链体系的佛山,无疑是再适合不过了。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生活成本以及产业链成本,这座城市给了我实惠,同时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正因如此,王博伟后来正式定居桂城。
到了2015年,王博伟对桂城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当时,王博伟的科研成果体系已经十分完善,接下来面临的是扩大规模,首先要解决融资问题。就在那时,一家风投公司闻讯而来,投3000万元占10%的股份,同时签业绩对赌协议,即王博伟若未能在期限达成对赌要求,则必须让出更多股份。
面对这个艰难的决定,王博伟陷入两难。到底是释放股份接受对赌扩大规模呢,还是继续做科研、中试和小规模的量产?就在这时,桂城经促部门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早前由桂城相关部门引荐王博伟申报佛山市创新人才团队的结果出来了——公司通过审批获得1250万元的资金扶持。政府背书,不仅为王博伟带来了1250万元,还让银行放宽了贷款门槛,两家银行一口气给了王博伟超过2000万元的授信额度。
“在此之前,就算用房子抵押贷款,也只能贷款140万,现在同一套房子,却能贷500万元。”王博伟说,有了政府和银行背书,他终于可以底气十足地拒绝风投公司的对赌要求。从此,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入新纪元。
今年10月,林至科技获得2018年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佛山赛区企业成长组一等奖。